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自己的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在2月28日,泽连斯基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副总统万斯会谈,会谈原本的目的是为了签署那份“乌美矿产协议”,然而在三个颇有个性的领导人的共同努力下,这场会谈变成了争吵,然后就直接不欢而散了。
在此事之后,欧盟方面率先站出来支持泽连斯基,毕竟现在欧盟和乌克兰算是一条战线,没道理不支持。而北约秘书长、前荷兰首相马克·吕特则对此持相反态度,劝他赶紧与特朗普修复关系。
欧盟和北约截然不同的反应,其实反应出了一个事实——北约如今不代表西方整体的利益,更不会代表欧洲的利益,它仅仅是代表美国利益罢了。
事实上,美乌两国的会谈会变成争吵,实则是一个意料之内的事情,因为两国的根本目的不一样。美国的目标很明确,希望乌克兰赶紧和俄罗斯媾和。
随后美国才能和俄罗斯共同瓜分乌克兰的利益。站在美国的立场上,这事情简直是理所当然,尤其是他们还计划让乌克兰偿还5000亿美元的债务。
泽连斯基来美国虽然是为了“乌美矿产协议”而来,但本质上他还是为了争取美国方面的支持,矿产协议可以签,但美国必须支持乌克兰继续和俄罗斯战斗下去,至少他们不打算答应俄罗斯的条件。
此外,特朗普说的那5000亿美元的债务,泽连斯基也是完全不打算认的。就如泽连斯基说的那样,乌克兰拢共倒手不过一千亿左右,特朗普随口一说就变成3500亿,然后加上利息就变成了5000亿美元,天底下哪有这么办事的?
俄罗斯还要求乌克兰军事化,更别提还要弄个亲俄政府,以及拿走乌东四州和克里米亚了。或许站在俄罗斯的角度这是胜利者是合情合理,但站在乌克兰的角度就完全不能接受。
而这也是泽连斯基在与特朗普和万斯会晤时,双方会爆发争吵的根本原因。泽连斯基重申俄罗斯对乌克兰造成的损失,包括挑起战争这一点,希望以此引起特朗普的重视,以期让美国恢复对乌克兰的支持。
然而泽连斯基没想到的是,这引发了特朗普和万斯的驳斥,因为美国此时已经不打算支持乌克兰了。
此时的美国是什么态度?美国急于和俄罗斯达成协议,以便于他们能从俄乌战争这个泥潭里走出来。
拜登政府把美国带入了泥潭之中,只见投入不见收益,还把美国的通货膨胀给加剧了而特朗普对这事是非常不满意的,他现在急于通过结束俄乌战争的方式来甩掉包袱,顺便还打算从乌克兰上割肉喝血,来给美国好好回一波血。
这么一来,泽连斯基的做法就完全触怒了特朗普,因为特朗普已经不想陪泽连斯基打这场“战争游戏”了,而泽连斯基却在会谈里开始指责美国。这种做法几乎不是来谈判的,根本就是来打特朗普的脸。结果也很明显了,两边会闹的不欢而散,没有当场进行物理交流都算是两边保持克制了。
事后,泽连斯基和特朗普的谈判只能暂时中断,而事后特朗普对泽连斯基的反感也到了极限。首先,特朗普先取消了和泽连斯基的晚餐,同时把泽连斯基的那份午餐也给吃了。
虽然这一举动本身有点缺风度,甚至是孩子气,但却表现出了特朗普对泽连斯基的恶感,并且在用实际行动表达情绪。
另一方面呢,特朗普开始对泽连斯基的打击报复。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泽连斯基完全脱离现实。假如没有真正的、持久的和平,我们不会再为遥远国家的战争签发空头支票。”
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向福克斯新闻表示,只要俄乌冲突继续,美国不会向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因为向一个正在战争中国家提供安全保障是荒唐的行为。
来自彭博社的报道则声称,特朗普的一些幕僚正在敦促泽连斯基辞职,作为与乌克兰达成的任何可能协议的一部分。
而美国众议长迈克•约翰逊则声称,如果泽连斯基不醒悟,乌克兰应由他人领导。这表明了泽连斯基在与特朗普会谈后的处境,特朗普已经动了“换马”的想法,想要将泽连斯基赶下台去。
从特朗普的角度来说,换掉泽连斯基是一个极具可行性的方案,毕竟泽连斯基碍了他的“和谈大计”。
然而,想要换掉泽连斯基并不那么简单的,因为欧洲还在支持泽连斯基。3月2日于伦敦召开的欧洲峰会上,英国首相斯塔默、法国总统马克龙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十几个欧洲国家领导人出席了峰会,会议内容主要就一个——如何支持乌克兰。
目前来看,欧洲国家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按照英国首相斯塔默的说法,英法两国将牵头组织一个“志愿者联盟”,联盟的最大的作用是支持乌克兰,并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同时英法将独立制订一个结束战争的计划。
当然,就目前来看这个所谓的联盟不包括整个欧洲,且完全由英国和法国领导,并共同就安全保障问题进行合作。而对于美国的存在和态度,英法两国的反应堪称耐人寻味,一方面他们试图将美国从计划中剔除,至少美国是不占据主导地位的,因为欧洲并不希望美国主导事情的全部。
请注意,是欧洲而非欧盟,目前来说英国属于再次跳反,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的种种行为让英国和欧洲感受到了危机,这让英国和欧洲国家又有了共同的利益,因此两边重新站到了一起。
基于同样的道理,加拿大这一次参加伦敦峰会,也是出于对美国的担心。正因为这一点,他们试图以此来抗衡美国,至少要让美国有所顾虑和收敛。
但另一方面英法又必须承认一件事,那就是即便他们向乌克兰派出维和部队,实际上同样是需要美国来给背书的。欧洲需要美国来提供安全保障和支持,用来阻止俄罗斯再次“入侵”乌克兰。
斯塔默本人也承认,任何和平协议都需要特朗普提供安全保障才能生效,同时声称他一直明确认为需要美国的后盾,否则就没办法保证安全。
这实际上也整个欧洲的困境,尽管现在的美国有反感和防范,却又没办法真正做到脱离美国而自立,所以在行动处处受限,以至于他们会被美国选择性的无视。可无论如何,这一次他们确实表现出了对泽连斯基的支持,但事情真的会如他们所想的那样发展吗?
很遗憾,从目前的情况来说,欧洲内部的亲美势力是十分强大的。这一点从北约新任秘书长,前任荷兰首相马克·吕特的言辞就能看出来。在泽连斯基和特朗普闹翻之后,马克·吕特在3月1日表示,他认为泽连斯基应该与特朗普和好。
马克·吕特的观念里特朗普和泽连斯基爆发争吵是非常不幸的事情,并称自己在事情发生后与泽连斯基进行了沟通,他希望泽连斯基能够好好的思考如何与美国人及美国总统之间的关系。原因主要在于就未来而言,乌克兰、欧洲和美国是需要共同前进的。
除此之外,他还提到假如没有2019年时特朗普提供给乌克兰的“标枪”反坦克导弹,那乌克兰在面对俄罗斯时奖没有一点机会,因为欧洲什么都没给出来。
这实际上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诡辩,我们都知道欧洲并非没做出努力,单方面夸大美国提供的“标枪”反坦克导弹的作用也是不合适的,因为如果当时没有乌克兰军队的浴血厮杀,那么就算美国提供更多的军备,乌克兰也不可能挡住俄军的突袭。
而强调欧洲在此之前什么都没给,这种观点也只能视之为是一种挑拨离间了。刻意的抬高美国的地位,同时贬低欧洲国家对乌克兰的帮助,这是试图营造一种美国比欧洲更关心和照顾乌克兰的假象,并试图以此证明乌克兰应该完全服从于美国。
这表现出了欧洲国家内部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亲美派的势力过于强大,且亲美派的人往往无视欧洲国家的现状,更不会将欧洲国家的利益作为最优先级考虑。要知道,马克·吕特过去曾是荷兰首相,他应该比任何人都清楚欧洲国家如今面临的困境,以及这些困境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美国。
诚然,欧洲国家传统的战略和价值观里,针对于俄国的防范是从未减少的,北约东扩这一行为本身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欧洲的影响。但美国在这一过程中是否获利呢?
美国觉得自身在给欧洲提供廉价、甚至能够说是免费的安全和保护,那美国就没有从欧洲国家中获益吗?
如今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试图甩掉欧洲,也将关税大棒砸向欧洲这个传统盟友,这就是正常的吗?
很明显,这绝非是什么正常现象,美国和欧洲的裂痕正在加剧,欧洲正从美国的盟友这一身份,逐渐变成美国餐桌上的一道菜,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关于这一点,我们只要看看特朗普向丹麦索要格陵兰岛的事情上可窥一二。
而我们再看看马克·吕特的做法,他的言辞里里外外都是在将特朗普和美国视为救主,循循善诱的教导欧洲该如何尊敬美国。
同时他还表示欧洲占GDP2%的军费开支是错误的,认为欧洲应该增加军费开支,建议欧洲把军费开支提升到3%,甚至是5%。这实际上就是在迎合特朗普及美国政府的观念,而无视了欧洲现今经济下行、通货膨胀加剧的现状。
从这一点我们就显而易见,北约如今是一个服务于美国利益的组织,并试图强迫欧洲服从美国的意志,而马特·吕特这样的欧洲政客实则并不关心欧洲的未来,更多是在维护美国的利益。
这意味着在未来欧洲和美国之间的裂痕会慢慢的大,迟早有一日北约也会因此分崩离析,或许在不远的将来这一猜想就将变成现实。